2020年12月19日

http://www.coresteam.com/project-zero/

 http://www.coresteam.com/project-zero/


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5511703/


https://blog.xuite.net/kc6191/study/24083049


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

雙語教師中高級(B2)英語增能班

課前先透過 LTTC 聽讀模擬測驗,取得個人化的達成率分析,了解自

身英語聽讀表現的強弱項,並作為本課程授課教師後續指導之參考。

3. 使用多元素材及時事主題(例如:TED Talks)及互動任務,協助雙語教

師演練英文閱聽能力,同時提升英語授課現場必備的口語表達能力。

https://www.3du.tw/term/aGFwMHM=.html

dmaic

 https://wiki.mbalib.com/zh-tw/DMAIC%E6%A8%A1%E5%9E%8B

哲學

 https://kknews.cc/zh-tw/news/qoovkeo.htmlhttps://kknews.cc/zh-tw/news/qoovkeo.html

https://kknews.cc/history/me335o9.html

蘇格拉底:理性高於一切

✨柏拉圖:一切歸於理念

✨亞里士多德:存在形而上,我思我逍遙

✨培根:我試驗、我歸納

✨蒙田:不懷疑、毋寧死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萊布尼茨:我占領所有領域,讓你們無路可走

✨休謨:無因、無果、無對、無錯

✨康德:我窮、我宅、我矯情、我擰巴

✨黑格爾:誰要是說懂我,那他是在吹牛叉

✨費爾巴哈:自然多美好、生物多偉大

✨海德格爾:別磨嘰,我只相信我看見的

✨羅素:不自由、毋寧死

✨維根斯坦:語言是天賦、說話是權力、沉默是自由

✨叔本華:我痛苦、我幻滅

✨尼采:上帝已死、我是太陽


https://kknews.cc/history/r89zv5x.html


新管理主義、最佳價值與社會工作管理


社會工作管理的發展
富商志工個人化領導
美國19世紀內戰後
經濟成長、移民、都市化、勞工不安和週期經濟危機
社會福利組織擴張
慈善組織會社
個人化領導型態
慈善組織與專業結合
20世紀初組織規模增加
強調經營效率
員工與志工不同的責任分工
科層與專業結合
1930年經濟大蕭條
服務由志願服務部門轉移到政府部門
救助專業化組織
層級、官僚、法制的組織模式
社區方案嘗試減少科層結構
管理對科層-專業的衝擊
1970年財政與政治消退
服務擴張,預算、方案控制與評估
拒絕科層組織和專業化
講究效率和責信
強調財務和技術因素,而非專業領導
重新強調機構募款
專業與管理的結合
1980年新管理主義崛起
強調組織效率、方案評估、責信和顧客滿意度
透過契約與服務購買來提供服務
民營服務輸送模式
最佳價值的理念
非營利的準市場

新管理主義
公部門引進新管理主義/新公共管理:一種對專業權力的挑戰
著重管理、績效評估及效率
使用者付費
準市場和契約委外以扶植競爭
刪減預算、強調輸出標的、限定項目契約、財務誘因、經營自由的管理型態
組織管理追求的3E’s
經濟(economy):以最低成本取得最適當質量的資源
效率(efficiency):投入一定資源,必須獲得最大的產能
效能(effectiveness):讓方案達到預定目標

科層-專業主義
新管理主義
規則限制
內部傾向
強調服從
冷酷
創新
外部取向
強調績效
動態
專業主義
管理主義
父權
支配
標準取向
自我管制
顧客為主
透明
結果取向
市場考驗
政治人物
管理者
武斷
干預
不穩定
務實
使能
策略

新管理主義對
社會工作的意涵
管理優於專業
階層控制契約控制
購買者與供給者分離
審核社會(audit society)的元素:
競爭、契約化、消費主義、績效指標、監測、守門人、資源配置
對社會工作的影響
個案是顧客,而非服務消費者
管理者是組織最重要的人,而非員工
員工是雇員,而非專業者
管理知識是主流,而非專業知識
市場是環境,而非社會或社區
效率是判準,而非效能
現金和契約為關係的基礎,而非照顧和關懷
品質等同於標準化和文件化

最佳價值
源起
新管理主義理念下,公共服務的去國家化、商業化、契約委外、去規制化
公共服務進入強制性競標(CCT)時代
節制服務成本、提升服務效率、減少行政科層、重視服務使用者
準市場失靈→最佳價值
內涵與特色
源自社區與地方自治(CLG)運動
強調無縫隙服務(seamless services)與合作的政府(Joined-up government)
在合理價格下有更佳的服務品質
給予地方居民更多的決定權
融合新管理主義和社區與地方治理
對社會工作的意涵
追求績效的5Cs
挑戰績效(challenging performance)
比較績效(comparing performance)
徵詢(consultation)
競爭(competition)
合作(co-operation)
http://no76126.blogspot.com/2016/03/blog-post_24.html

精進英語

 不限題材:每天閱讀英文一小時,三年後英語程度大躍進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562?utm_source=Parenting.Lin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l1-editor-5072562-201219

2020年12月18日

華勒(W.Waller)是最早研究學校文化的社會學者

 

個人背景

華勒(W.Waller)是最早研究學校文化的社會學者,雖然不是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但是他對學校師生關係的分析,卻從衝突的觀點作出發,他認為學校就是一個暫時平衡狀態的表面,其實礁下卻是暗潮洶湧般的衝突四處而起,也就是說各種勢力會為了影響學校的方向,角逐那權力的力量。(註2)

師生衝突關係論

學校本身是一種強制性的機構,教師高高在上,由成人授以權威,學生只能遵從權威,接受指導,並且遵守規定,老師強制學生學習正式課程,學生雖表面上遵從於權威下的指導,實際上卻是免強學習,並非實質想要習得的課程,因此學生之間樂於參與同儕間的活動,卻厭於去上所謂的正式課程。

華勒在分析師生關係時,他強調其中關係的是支配與從屬,也就是說是一個強制並且上對下的概念,彼此是有衝突的,兩者只能從各種衝突中找到暫時的平衡點,讓整個學習型態可以繼續下去,老師可能並不以學生觀點指導學生,而是以自身方便作為出發點,如此學生也不滿於教師的教學,因此作出叛逆反抗等舉動,亦或是刻意不以學業為重,藉以表達其對抗的思維,因此這校園間的師生衝突是不斷的,但是因為教師的地位必定是居於優勢的,並且也必須是,否則他不能成為教師,因此華勒所認為的教學,應當是不停的在衝突中尋找到平衡,將自我的權威凌駕於學生之上,讓此才能讓教學繼續。

統計學

 統計課從沒搞清楚的事:算變異量為什麼要除以 n-1?什麼是「自由度」? - PanSci 泛科學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5065

2020年12月17日

how to pronounce

 how to pronounce

https://zh.howtopronounce.com/

http://dict.site/

國際教育評比調查

 https://tilssc.naer.edu.tw/talis